出版伦理是学术机构公信力的基石,明确出版伦理规范可有效防范学术不端行为,维护学术共同体信任。为了给编辑、作者、审稿专家提供明确指引,推动学术出版生态良性发展,《控制工程》编辑部将本刊论文出版各方应该履行的职责及相关要求进行明示。
一、编辑职责
1、严格执行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遵守学术出版道德标准及规范,维护科研诚信。及时并公平公正地处理所有来稿,确保编辑的稿件高质量按时出版。
2、审稿采用“同行评议”的方式进行,稿件的录用与否依据学术水平及期刊宗旨与范围来决定,不考虑作者性别、种族、宗教、国籍,以及地位、资历和权威性的影响等因素。
3、参照《学术出版规范——期刊学术不端行为界定(CY/T174-2019)》对稿件是否存在学术不端行为进行判定,论文在收稿、外审、录用、编辑加工等处理环节中一旦发现学术不端行为,一律退稿。正式发表的论文中存在学术不端行为的,视情节通过更正、撤稿等方式消除其不良影响,情节严重者,将通知作者所在单位。
4、编辑部充分尊重作者研究成果和审稿专家意见。保持审稿记录的真实性与完整性,对审稿、修改各环节的相关信息保密,除酌情为通信作者、评审人、编委员会成员提供所需信息外,不得向其他人泄露任何有关稿件的信息。
5、在编辑出版过程中,编辑既要注重出版规范,又要尊重作者的观点,不得擅自对关键性的学术观点等进行修改。
二、作者职责
1、提供的论文应是原创性的。论文应具备详实的基础数据、客观的陈述分析和准确的结论,无失实的陈述和捏造、篡改数据及抄袭等学术不端行为。所发表的论文不属国家保密内容,无一稿多投、重复发表及知识产权纠纷等问题。
2、所有署名作者均须实质性地参与了研究或文章的相关工作,应在研究方案制定和设计、研究数据获取与分析解释、文章撰写及重要内容的关键性修改等方面做出重要贡献,必须保证所有作者同意最终出版版本,并签订版权协议。
3、论著被期刊编辑部通知接收后,所有作者不得再任意修改署名顺序。
4、不得因作者所属机构变化而随意变更论著工作主要完成机构。
5、不得以AI工具作为署名作者;稿件的核心内容不应使用AI工具生成,不得利用AI工具生成或改动稿件中的原始数据、实验结果等;稿件写作中如果使用AI工具及生成内容用于辅助文献调研、数据收集分析、图表制作、程序算法或文本生成、语言文字润色等,作者应对生成内容进行审查核实,确保其真实性和准确性,并须在文中相应位置(如数据来源、方法、结果、结论)明确标注。
三、审稿专家职责
1、审稿专家对所审稿件及审稿相关信息保密,不能擅自使用和发表所审阅稿件的数据、观点、结论。
2、审稿专家应秉持客观、公正、审慎的原则对所审稿件在学术性上进行评价,不对个人做出评价和进行人身攻击。应评估被审稿件中的研究数据,如有任何数据与个人正在研究或已知悉公开发表文章中的研究数据相似或重复,应及时告知编辑部,并提供相关证据信息。论文取舍不受投稿人种族、性别、宗教、信仰以及地位、资历和权威性的影响,须清晰准确地表达论文的学术价值和是否录用等审稿意见,避免歧义。
3、如发现审稿专家利用审稿谋取私利乃至剽窃所审稿件内容时,编辑部将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予以警告、禁审等处罚。
4、对于与文章作者、单位、企业由于竞争、合作而产生的有利益冲突的文章,审稿人应选择回避。
5、审稿专家评审和撰写审稿意见时,不得将作者原稿上传至AI软件或平台进行辅助审稿。被证明为AI工具生成的评审意见视作无效审稿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