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 第27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20-07-20

  • 全选
    |
  • 李铭志, 何炎平, 梁晓锋, 赵子祥, 李欣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13-1117.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函数逼近理论和神经网络原理,构造了一种适用于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在线辨识控制的三层前向神经网络模型。模型以前期的控制量输入和被控对象输出值为输入,以多组泰勒展开式作为隐含层的激励函数,以当前控制量作为输出,构成一种新型的神经网络预测控制系统。该系统解决了人工神经网络优化速度慢,无法实现在线系统辨识的问题。仿真实验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非线性不确定系统在线辨识和控制能力。
  • 陈有鹏, 卜文绍, 张晓峰, 李彪, 黄永全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18-1124.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克服基于磁链模型参考自适应(MRAS)转速辨识方法中积分环节和定子电阻的影响,提高无轴承异步电机的转速辨识精度,提出了一种在静止 α-β 坐标系下基于无功功率 MRAS 转速辨识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基于磁链的 MRAS 转速辨识方法;然后,详细研究了基于转矩绕组无功功率的 MRAS 转速辨识算法,构建了基于 Popov 超稳定理论的转速自适应律;并对基于无功功率的 MRAS 转速辨识方法进行了稳定性分析;最后,通过 Matlab/Simulink 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能在不同工况下获得较高的转速辨识精度,实现无速度传感器方式下无轴承异步电机的稳定悬浮运行,所提出的基于转矩绕组无功功率 MRAS 无轴承异步电机无速度传感器控制系统是有效和可行的。
  • 毛文勇, 张文安, 仇翔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25-1130.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主从式移动机器人轨迹跟踪问题,设计了一种基于多传感器信息融合和模糊PI 控制器的跟随控制系统。首先,为提高机器人的定位精度,采用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激光数据和里程计数据进行融合,以更加精确的获得移动机器人的坐标信息,并建立主从机器人轨迹跟踪误差模型。进而设计了模糊 PI 控制器,实现移动机器人的轨迹跟踪控制。最后,设计了跟踪控制实验平台,并在该平台上验证了所提出方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 胡徐胜, 刘娟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31-1135.
    摘要 ( 3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升智能循迹小车的循迹控制效果,在硬件和软件上对智能循迹小车进行多方位的优化设计。完成了智能循迹小车的机械设计、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机械结构设计上,对舵机转向结构进行调整性设计。硬件上,对电源模块、信号采集模块、电机驱动模块和避障模块进行设计。软件上,通过优化跑道中心线提取方案,并采用一种新型的带多路选择的复合型 PID 对智能循迹小车的转向舵机进行优化控制,提升了控制的效果。实验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案下的智能循迹小车的循迹效果良好。
  • 陈建华, 周平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36-1141.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炉炼铁过程难以实现自动控制的难题,提出了高炉炼铁过程铁水质量的运行优化控制方法。首先,通过优化吨铁生产成本指标,获得铁水质量的设定值;其次,基于铁水质量优化设定值与双线性子空间预测模型实时输出之间的误差,利用案例推理(Case-based Reasoning, CBR)技术和高炉炉长的经验知识,确定喷煤、冷风等控制回路的设定值。通过底层各控制回路跟踪优化的设定值,从而将铁水质量控制在目标范围内。最后,在实际高炉炼铁过程中的应用效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不但保证了高炉炼铁过程的安全稳定顺行,而且能够有效的提高铁水质量。
  • 宋运忠, 庞凯雁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42-1150.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探讨具有反馈调控时滞的基因调控网络(Genetic Regulatory Network, GRNs)在均方根意义下的全局指数稳定性,将时滞假设为随机和时变的,且其概率分布是先验已知的。通过采用时滞的概率分布信息,利用辅助时滞参数的 Lyapunov 函数、以及稀疏矩阵和 LMI 技术,得出具有时变时滞反馈调控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的基因调控网络指数稳定性的判据。最后运用 MATLAB 中的两个工具箱 LMI 和 Simulink 对实例进行仿真,所得结果验证了所提理论的正确性。
  • 曹晓民, 史瑞刚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51-1156.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药物不良反应检测对于用药安全与保证治疗效果有重要意义。传统通过检索人工构建的相关知识库来实现药物不良检测的方式低效且易错,很难带来真正的临床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利用神经网络检测药物不良反应的方法展现出了巨大的应用潜力,但目前的研究普遍以先抽取实体,再判断实体之间关系的序列化方式解决问题,这样的方式会带来误差传递、信息冗余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标注策略的多任务神经网络,将药物不良反应与药物相互作用两个任务建模为一个序列标注问题以提升模型的最终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关国际比赛与公开任务的数据集上,提出的多任务神经网络在不同的评价指标上都取得了显著的提升。
  • 张毅, 杨光辉, 花远红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57-1163.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机器人全局路径规划中采用人工鱼群算法容易陷入局部最优,提出了一种混合改进人工鱼群算法(Hybrid Improved Artificial Fish Swarm Algorithm, HIAFSA)。首先,通过 A*规划出次优路径确定人工鱼群规模;随后,鱼群算法中基于惯性权重因子的自适应行为,引入衰减函数 α 改进人工鱼的视野范围和移动步长,平衡算法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路径规划,进一步提高算法的收敛速度和解的质量。实验结果表明混合改进人工鱼群算法在避免局部最优、收敛速度和精度等方面都得到提高。
  • 李敬伟, 刘丹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64-1168.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高性能计算(High Performance Computing, HPC)云环境中数据密集型工作流的调度效率较低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局部数据位置感知资源管理的调度方法,以网络宽带为载体将数据位置和数据传输时间应用于工作流任务调度中,同时平衡节点级任务的资源使用性和并行性,设计与局部性数据布局和传输相关的工作流模型,采用虚拟机(Virtual Machine, VM)并行处理数据流任务。利用云环境特有的公平性准则,通过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可以在提高资源利用率的同时,大幅度改善工作流的调度效率。
  • 周全, 谢翔, 侯迪波, 黄平捷, 张光新, 张宏建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69-1174.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一种城市供水管网水压监测点多目标优化布局方法,通过在现有供水管网中合理布置水压监测节点,有效提高城市供水管网漏失事件识别效率。表征管网节点异常波动的压力残差向量是评估漏失事件的一个重要依据,不同漏失点造成的压力残差向量之间夹角值可以用来表征管网漏失节点的可识别性能。考虑模型输出不确定性造成的影响,引入漏失特征空间理论,漏失特征域能够刻画由模型输出不确定度带来的压力残差向量波动。当两个特征域发生重叠时,意味着两个漏失点的漏失特征十分相近,存在误识别区分漏失点的风险。同时对漏失特征域重叠程度跟漏失特征域重心夹角均值两个目标寻优,确定最优布局方案。本文以某城市供水管网系统为实例展开分析,验证了基于多目标的优化布局方法在科学合理的指导监测点选址工作以及提升管网漏失可识别性能方面的实用性。
  • 刘学君, 卢浩, 李京, 刘威威, 钟少龙, 戴波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75-1179.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立体仓库是目前危化品仓储的一大发展趋势,在对危化品仓库管理时,由于内部火灾载荷偏高、存储货物所具有的易燃易爆特性,需要对各货位进行火灾温度监管及高温点定位。基于拉曼散射的分布式测温技术进行了研究。采集温度数据的多模光纤被布于50 个立体货位上,并于每个监控货位左右两侧设置长度 2 m 的测温环,测温结构端选用中心波长为 1 550 nm 的高速脉冲光源,采集多模光纤后向反射的斯托克斯光及反斯托克斯光二者的光功率,实现对光纤上各测温段的温度数据采集。在测温环监测区域出现高温点时,对测温环的采集数据采用高斯拟合算法和误差补偿算法,保证高温监测点测温结果的准确度;设备连接 PC 机实现数据的汇总分析及显示,当检测值出现高温段时对高温货位位置予以显示及预警。实验结果表明,采用误差补偿算法前后,测量误差由 10 ℃左右下降至 5 ℃内,能在 30 s 内实现对高温情况的报警及问题货位定位,满足火灾定位的要求。
  • 王子健, 时丽平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80-1185.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在系统输出测量范围有限情况下,为了解决传感器间歇故障检测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限测量区间 TKF 和 χ 2 检验的故障检测方法。引入 3 个伯努利随机变量描述系统输出的有限测量区间,推导有限测量区间条件下 TKF 的互协方差、输出协方差和状态协方差的计算公式,结合残差 χ 2 检验,检测有限测量区间 TKF 的残差输出。弹道滚动角速度模型的传感器间歇故障仿真结果表明,相比于标准 Kalman 滤波,有限测量区间 TKF 能够有效地估计正常情况下的状态值和检测传感器间歇故障,而标准 Kalman 滤波的状态估计和故障检测失效。
  • 李小莲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86-1192.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犹豫模糊语言集可以全面和自然的表达专家们的评价信息,使其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针对专家评价值为犹豫模糊语言信息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构建了一种拓展的犹豫模糊语言决策模型。首先运用阿基米德范数定义了新的犹豫模糊语言基本运算法则;然后提出了一种拓展的犹豫模糊语言有序加权几何(E-HFLOWG)算子,其不仅能够进行信息的融合,还可以突出领导者在群体决策过程中的重要地位;最后,运用 E-HFLOWG算子设计了一种拓展的犹豫模糊语言决策模型,并通过产品生产设备的选择实例进行验证分析。
  • 姜杰, 刘哲, 袁宝玺, 乌伟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93-1198.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云模型具有可兼顾随机性与模糊性的这一优势。而在不确定性计算过程中,为了将定性与定量之间的概念进行有效转化,汲取区间分析理论的优势,在经典云模型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反向区间发生器的云优化模型。首先该模型根据区间分析理论生成多个区间隶属云,进而描述不确定性数据的多个特征。之后对正向区间云发生器和反向区间云发生器进行深入研究,对反向云区间发生器在最优解区域计算出 3 个数据特征值——期望值、熵、超熵,从而有效结合云质量的概念生成下一代云。最后,通过对 9 个基准测试函数进行测试,得到了一系列最优解的平均适应值和标准方差,充分表明了区间云优化模型的优越性及有效性。
  • 黄煜栋, 沈华峰
    控制工程. 2020, 27(7): 1199-1203.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单值中智集作为中智集的一种子集,可以从三个层面全面的表达模糊和非一致信息。因此,针对评价信息为单值中智数且属性权重信息完全未知的多属性决策问题,构建了基于单值中智信息相似度的区块链选择模型。在该模型建立过程中,首先引入了单值中智相似度的定义,并运用余弦函数,建立了一种相似度公式用于度量单值中智数之间的相似性;然后,基于自相似度最小化的最优化模型构建一种单值中智多属性决策模型;最后,通过区块链的选择决策实例,验证构建的模型的合理性和有效性。
  • 张腾飞, 方星, 刘飞, 李兆博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04-1209.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受到干扰影响的制冷系统,提出了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控制方法。首先,利用改进的Smith预估补偿技术处理纯滞后环节的影响,并采用解耦技术将制冷系统简化成两个独立的单输入单输出子系统。然后,设计干扰观测器估计系统的不确定性和外界干扰,并结合前馈控制技术进行补偿。其次,采用PI控制方法设计反馈控制器,以保证闭环控制系统的稳定性,并使制冷系统的过热度和蒸发温度准确跟踪给定值。最后,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增强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升系统的控制性能。
  • 武旭 , 王林森 , 居鹏, 左英 , 李亚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10-1215.
    摘要 ( 0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零磁通霍尔电流传感器的原理和特性,传统的霍尔电流传感器多采用模拟驱动电路,电路输出功率小、调试不方便、抗干扰能力差;针对传统传感器的弊端,介绍了一种基于 DSP 为核心的数字驱动系统的构成及技术实现。采用 DSP 作为主控制器,结合CPLD 实现信息的分配;设计了驱动系统的硬件电路,包括运算放大电路、DSP 处理电路、光耦电路、功率放大电路。设计了系统应用软件,包括主控板的 DSP 程序、CPLD 信息分配程序、上位机应用软件等。分析实验测试的波形和数据,表明设计的传感器数字驱动系统具有良好的不确定度、线性度、抗干扰性,各项指标均已达到设计时的要求,具有广泛的实用性。
  • 胡瑞玲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16-1222.
    摘要 ( 3 )   可视化   收藏
    协调控制系统(Coordinated Control System, CCS)是燃煤电站最重要的回路,由于其存在的强非线性、快慢回路强耦合、大范围变工况等特性,传统的比例-积分控制器不能取得满意的控制效果。为提高协调控制系统的负荷和压力跟踪性能、抗干扰能力,提出了一种基于直接能量平衡和增益调度的比例-积分控制策略。首先通过分析协调控制系统存在的控制难点,说明该控制策略的必要性,并基于一种工程易于实施的参数切换方案,对控制器参数整定进行了分析。仿真结果表明,采用该控制策略的协调系统具有更好的负荷和压力跟踪性能,对于煤质的阶跃和周期性扰动也具有更好的扰动抑制能力。基于简单的结构、易于实施等特点,提出的方法在火电机组调峰等变工况中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 耿娜, 夏志, 王春玲, 黄振群, 冯忠宝, 王松寒, 金春林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23-1230.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数据分析为基础,针对实际运行数据,研究非均匀工况划分方法,取得不同工况的典型数据;改进传统滑压曲线只是负荷的单值函数的缺点,应用卷积神经网络,建立负荷、主蒸汽温度、再热蒸汽温度、环境温度和主蒸汽压力的非线性模型,进而得到主蒸汽压力的实时优化值。经过验证,模型在精度和规律性上都取得了满意的效果。最后将主蒸汽压力优化模型应用到实际 300 MW 火电机组上,并进行闭环控制。结果证明:应用实时主蒸汽压力优化能够有效降低机组能耗,并且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有更高的节能潜力。
  • 黄帅, 王昕 , 王振雷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31-1237.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含未建模动态和参数跳变的离散时间系统,传统的鲁棒自适应控制算法不能保证良好的暂态性能。为此,提出了多模型鲁棒自适应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算法修正的鲁棒化再设计,采用正则化与参数投影相结合,处理未建模动态,可以消除系统的稳态误差。针对参数发生跳变的情况,该方法在系统低阶模型的基础上采用多个模型子集覆盖参数的变化范围,通过多模型集的建立减少参数变化的不确定性,不但可以减少参数跳变系统的暂态时间,而且能够改善暂态性能。最后,通过稳定性分析和仿真实验证明,所提方法能加快系统的响应速度,提高系统的暂态性能,消除稳态误差。
  • 屈滨, 杨鹏 , 张怡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38-1246.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外界负荷变化时,风能间歇性和随机性特征而致使风电机组无法有效跟踪负荷变化问题,提出含大规模风电场的协同分布式模型预测负荷频率控制。首先,在分析含规模化风电场互联电力系统频率特征基础上,建立含风电场互联电力系统负荷频率控制模型;然后,设计基于协调的分布式模型预测控制器,根据不同风速条件,不同区域控制器能够优化不同的控制目标,实现风电场与常规机组协调控制。同时考虑常规机组的发电机变化速率约束和风电机组的桨距角约束,风速约束。最后,采用仿真和实验测试算法性能,结果表明,基于协调的 DMPC 预测控制算法不但能够有效地跟踪外界负荷变化,同时能最大限度平抑风电输出波动,实现频率稳定。
  • 杨帆, 马立新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47-1253.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精确可靠的确定电力信号中谐波源的位置,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分析的谐波特征提取与溯源方法。该方法主要通过采集电网系统中不同节点的瞬时电流,并以此为数据计算各节点电流信号的分形维数,将分形维数作为电流谐波特征提取出来。通过谐波电流信号的分形数这一特征量表征信号的复杂程度,对谐波进行溯源。通过多组谐波源仿真实验结果表明,利用分形分析方法来识别电流信号中的谐波源,减少了算法运行过程中的计算量,提高了判断过程的速度和溯源的准确率,该方法具有一定的工程应用价值。
  • 徐启程, 孙常春, 邢祥宇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54-1258.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混沌系统的性质及其应用,提出了一个新的三维混沌系统,该系统具有四个非线性项,包含三个二次交叉乘积项和一个完全平方项,此系统是具有新型的卷曲结构的混沌吸引子。对系统的耗散性、吸引子的存在性、平衡点的稳定性、Lyapunov 指数及Lyapunov 维数特性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此系统具有混沌特性,具有复杂的动力学行为且对系统参数具有敏感性。最后进行了混沌系统的电路设计,电路实验结果和数值仿真一致,表明该混沌吸引子是物理存在的。
  • 胡中华, 许昕, 陈中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59-1266.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无人机航迹规划所获得的初始航迹往往不能满足无人机飞行性能要求,因此必须对航迹进行平滑。本文采用 B 样条曲线插补法求解航迹的平滑问题。首先,讨论了目前已经开展的航迹平滑方法及其优缺点;然后,根据航迹平滑问题存在的参数分布不均匀的特点,结合 B 样条基函数及曲线性质,本文采用非均匀三次 B 样条曲线插补,并给出了算法流程图;最后,为验证该算法的性能,对航迹规划实例进行了仿真。仿真结果表明,采用本文算法所获得的平滑航迹整体过渡非常自然,航向没有突变,且不经过危险区域。该算法不仅实现了曲线的保凸性且经过全部航迹节点,平滑航迹逼近原航迹。因此,航迹油耗代价及威胁代价较原航迹没有显著变化,且满足无人机飞行性能要求。
  • 赵宏顺, 仲伟松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67-1273.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为进一步提高 MEMS 陀螺阵列的测量精度,满足其闭环驱动电路系统在快速性、超调量和稳态精度等方面要求,对硅微阵列陀螺驱动闭环控制进行研究。基于硅微阵列陀螺仪驱动控制的特点,利用数字锁相环来实现陀螺驱动谐振频率和相位的跟踪,同时搭建以控制误作为自变量的比例增益、积分增益函数,使变结构 PI 的结构和参数能够根据瞬时误差的变化而变化,来提高闭环驱动电路的性能。通过在 MATLAB/Simulink 仿真软件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变结构 PI 控制器使系统性能提高了一倍,并且在有扰动的情况下,驱动频率与驱动电压幅值均能很好地跟踪到设定值。
  • 谷今杰, 刘胜宗, 刘超群 , 刘星平, 李世军, 赵振兴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74-1280.
    摘要 ( 1 )   可视化   收藏
    评价电力电子变压器(Power Electronics Transformer,PET)运行性能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就是其输出侧电压质量,而 PET 输出侧电压质量受其所连接的非线性负荷影响较大。基于此,以输出侧并联的模块化电力电子变压器为研究对象,首先阐述了 PET 的拓扑结构及工作原理;其次分析了造成 PET 输出侧电压质量恶化的机理;然后通过建立 PET输出侧的主从控制策略模型,提出了一种改善 PET 输出侧电压质量的控制策略,其中输出侧的一个逆变器采用电压电流双闭环控制,可等效为电压源,为其它逆变器提供电压参考,而其余逆变器则采用电流单环控制,可等效为电流源,在提供部分基波电流的同时,增加了谐波电流补偿功能。最后,通过仿真与实验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与可行性。
  • 徐义晗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81-1285.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智能手机测步问题,提出基于行人航位推测技术的测步(Pedestrian DeadReckoning-based Step Detection, PDR-SD)算法。PDR-SD 算法依据从智能手机获取加速的数据,实现测步。PDR-SD 算法引用低复杂信号处理技术滤除噪声,再估计峰值和谷值,同时避免因无意手机移动而产生虚步,从而实现准确地测步。为了分析 PDR-SD 性能,依据 Android 平台建立实验。实验数据表明,提出的 PDR-SD 算法能够实时地检测步伐,并且检测率保持 99 %以上。
  • 李妍, 张宏宇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86-1292.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工业化和信息化的不断融合,工控系统的物理隔离逐渐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恶意软件已经威胁到了工控网络的安全。面对着针对工控网络的各种恶意攻击,良性蠕虫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对抗策略。所以如何建立一个在工控网络中的良性蠕虫传播模型就是我们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根据良性蠕虫的基本特点,在工控网络中建立了 3 种不同的 SUIR 模型,并对其无病平衡点和地方病平衡点的稳定性进行了推导证明。此外,我们对这 3 种不同的模型做了数值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兼备打补丁和主动查杀功能的良性蠕虫防御效果最好。最后我们对模型进行了仿真模拟,仿真实验的结果与数值实验拟合程度较好,可以证明我们对模型理论分析的正确性。
  • 王帆, 刘一民, 杨慧敏, 杜鹃, 王宁, 郑少明, 刘艳芬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93-1298.
    摘要 ( 2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交流电网对高压直流输电方面的需求,主要分析并建立可接入电网的电压源换流器型高压直流输电系统的基本原理及模型。直流系统通过两侧换流变压器与交流系统相连,实现有功、无功的独立控制,自关断的电压源型换流器还解决了传统直流输电存在换相失败等问题。当直流系统成功接入交流电网后,对网架结构变化的整个系统故障分析,并提出当直流系统发生两极短路故障时,不同的故障阶段对交流侧的故障等效;当交流系统发生单相接地不对称故障时产生的零序和负序电流对直流系统产生冲击和影响。以上研究对接入直流系统后电网的继电保护配置及动作条件提供辅助参考作用。
  • 朱作滨, 黄绍平, 李振兴
    控制工程. 2020, 27(7): 1299-1304.
    摘要 ( 3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光伏发电系统占空比扰动法最大功率跟踪(MPPT)控制响应慢、易产生功率振荡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模糊理论的占空比扰动法的 MPPT 控制方法。通过深入分析传统占空比扰动法,将模糊理论引入其中,确立了模糊控制器的输入输出变量、隶属度函数及模糊控制器的推理规则。建立基于模糊理论占空比扰动法的 MPPT 仿真模型,通过该仿真模型验证了标准工况下 MPPT 跟踪情况。仿真结果验证了该方法具有良好的快速响应性,同时又能够消除功率振荡。